前因:
(资料图片)
鄱阳湖之战
1366年,朱元璋亲率大军,以徐达、常遇春为主帅,进攻张士诚。
搞掉了陈友谅,下一个就是张士诚。
其实早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火热之时,陈友谅就给张士诚写过信,想和张士诚约定一起夹击朱元璋。这也是朱元璋最害怕的情况,可惜张士诚一心守护好他的一亩三分地,表面上答应了陈友凉派来的使者,但整个过程中未动一兵一卒。终于,朱元璋搞掉了陈友谅之后,开始向张士诚下手了。
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之后,就开始琢磨进攻张士诚。要说张士诚这个人,打仗的本事倒是还凑合,但是致命的是这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早年是私盐贩子出身,占据江南之后,开始日渐奢侈放纵,怪也怪江南地区太富庶,让张士诚有了怠惰之心。
如此,朱元璋行动之后,江苏一大片地区开始被朱元璋慢慢攻占,结果就在朱元璋正准备与张士诚正面交锋时,突然后方传来了噩耗,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叛变了。
没错,这个朱文正就是之前在鄱阳湖之战时,坚守南昌3个月的硬汉,结果现在却要倒戈。连朱元璋当时听说后,都感觉难以相信,当即从前线跑回南昌,与朱文正当场对峙。见面也没客气,直接挥着鞭子就抽,大骂朱文正:“你小子到底想干吗?”
原来朱元璋这个侄子,打仗确实是个硬汉,但是性格却有点缺陷,有啥话不直说。灭陈友谅后,朱元璋论功行赏,而朱文正坚守南昌3个月,确实功不可没,可当朱元璋问他要什么赏赐的时候,他竟然装假,说啥也不要,结果还装过头了,朱元璋以为这个侄子真是啥都不想要,果真没给什么赏赐,搞得朱文正暗自生闷气,而又抹不开面子再去主动向朱元璋讨赏,所以就在朱元璋要打张士诚这个节骨眼闹了一把情绪,密谋叛变。朱元璋何等狠人,一个侄子而已,直接把朱文正关了起来,一直囚禁到死。
朱文正叛变的事,加紧了朱元璋灭掉张士诚的进程。1366年,他命徐达和常遇春为主帅,准备向张士诚的根据地苏杭地区进发。但是,大军在出征前,在战略上却发生了分歧。当时张士诚的老窝在平江,两翼分别是江阴和湖州、杭州。徐达和常遇春的意思是直接进攻平江,一举夺得胜利;而朱元璋的意思是先打江阴,再打湖州、杭州,最后进攻平江。双方各持己见。
这其实是一个先砍虎头还是先断虎爪的问题。朱元璋认为如果进攻平江受阻,那么其他三处的援军势必会增援,这样一定会被虎爪所伤。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想法是对的。张士诚这只懒惰的老虎显然是反应慢,江阴、湖州、杭州很快就被徐达和常遇春攻下。但是当真正伤到他头上的时候,张士诚却发了疯。平江城果然3个月都没能攻下。对此朱元璋也急了眼,召集20万大军,围城8个月,朱元璋连火铳、襄阳炮等新式火器都用上了,才把平江城打开。结果张士诚依然不投降,带着士兵在城内进行巷战。
为了让张士诚投降,朱元璋声称只要放下武器,绝对不杀张士诚性命,但此时这位私盐贩子决心已定,他心知自己已经无路可退,杀掉自己的亲人,准备上吊自杀,最后被士兵救下,才交到了朱元璋手上。
在应天府,朱元璋面对这位和自己死磕多年的老对手,发出一声长叹,心平气和地握着他的手进行劝降。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一句:“天照尔不照我而已。”死到临头,还是满腹的不服输,虽然面对张士诚,此时的朱元璋或许有些惺惺相惜之感,但是狠人终究是狠人,他不可能让一个不服自己的人活在世上,最后还是将张士诚挫骨扬灰。
陈友凉灭掉了,张士诚也死了,接下来朱元璋终于可以完成最后的任务。他要去亲手摧毁这个腐朽的政权,这个让他曾经忍饥受冻,家破人亡,从和尚,到乞丐,从白莲教徒,到开国君主的腐朽政权一一元朝。
后果:
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
结论:
朱元璋灭掉陈友谅后,立即进攻盘踞江南的张士诚,剿灭了叛乱,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将张士诚击败,解决了与元朝对决的后顾之忧。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igd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