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以尖端科技聚产业动力_环球观天下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3-05-30 02:37:36

近日,位于安徽合肥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此前101秒的世界纪录。以可控核聚变阶段性成果为代表,安徽省大科学装置近年来持续发力,催生了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高4层楼、直径8米、重400吨,创造此次新纪录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就坐落在科学岛上。科学岛是合肥市区西北蜀山湖里一座小岛,这里三面环水、花木葱茏、清新幽静,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在这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已建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一批大科学装置,等离子体所、智能所等研究单元及30多个重点实验室。

2017年1月10日,合肥获批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6年多来,合肥按照国家要求,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目前,合肥在推重点项目4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00亿元,中央、省、市财政已累计投入约280亿元,其中合肥市投入约150亿元。”合肥市发改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推进处副处长李辰告诉记者。

同时,合肥市规划了19.2平方公里未来大科学城,形成运行、在建、拟建、谋划12个大科学装置梯次发展格局,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科学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环境、未来技术等研究院正相继建设。”李辰表示,合肥还布局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与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清华安全院、复旦合肥先研院、武汉大学创新院等42家创新平台。

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初步建成,成为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批“从0到1”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在合肥竞相涌现。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等重大科技成果世界瞩目,托珠单抗诊疗方案、重组蛋白疫苗等取得积极成果。

尖端科技转换应用

“人造太阳”光学技术衍生新型安检设备、稳态强磁场技术助力研发抗癌新药、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新能源汽车电池提升“续航力”……位于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不仅解决了国家原创重大科技“卡脖子”问题,也“沿途下蛋”,催生了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2019年8月,来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基于“人造太阳”装置上的高精度太赫兹激光偏振干涉仪监测技术,在合肥庐阳区成立了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我国‘人造太阳’的高功率稳态运行时间国际领先,我们的太赫兹光学技术起点就处在国际前沿。”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北说,他们成功研制了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太赫兹激光透射成像系统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已拿到首批市场订单。

2022年8月12日,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创造了场强45.22万高斯的新世界纪录,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的90多万倍。依托该装置衍生成果,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团队针对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新药研发取得进展,3款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

“核磁技术对解析药物结构、筛选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刘青松说,对于化学合成的小分子,在强磁场下可以清晰地确认其结构。2015年,刘青松团队创立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累计为200多家企业研制新药提供了评价筛选服务。

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被称作“前沿科研的眼睛”,我国第一台自主建设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光源广泛服务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众多前沿科研领域。依托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近年来联合企业组建安徽省先进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实验室,致力于研发可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发展的高分子膜。其中,动力锂电池隔膜成果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除大科学装置外,合肥国家科学中心统筹布局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数据空间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和30个前沿交叉平台,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基金,驱动产业创新,推进成果转化。目前,已转化成果300余项,孵化企业200余家。

创新实践落地生效

太赫兹光主动成像安检设备、生物育种大科学装置、风电永磁悬浮主轴轴承、350公斤级载重无人直升机及应用系统、多机器人协同焊接、智能灭火机器人、糖尿病无创检测仪……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上,参展成果超1800件,其中不乏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首发、首展产品。记者发现,当地研发的科技成果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通过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安徽不断助推科技成果落地显效。

“中科院系统33家单位遴选了167项成果参加此次科交会。”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晨光表示,此次科交会吸引了广大社会公众及企业家来安徽,助力推进高质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在此次科交会上,与会各方对于未来重大科研命题及产业化专业命题,开展了交叉碰撞和研讨,有很多启发,意义非凡。

记者了解到,本届科交会不仅专项活动丰富多彩,而且成果对接交易丰硕。科交会依托安徽创新馆搭建了3000平方米互动对接展区,共开展各类有效对接洽谈1440余项,签约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招商和科技金融项目352项、总金额约926亿元。其中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签约项目309项、金额超740亿元,新达成合作意向377项;科技金融签约项目43项、金额约186亿元,新达成合作意向15项。

除了定期举办的科交会,安徽依托安徽创新馆建设了全省统一的安徽科技大市场,通过连续交易服务,助推科技成果不断落地转化。自2021年4月26日开市以来,安徽科技大市场按照“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国际化标准”的思路,以全链条式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痛点、难点、堵点,精准聚焦企业需求,破除解决发展难题。

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安徽科技大市场已征集展示创新成果近1900项,发布科技成果3000多项,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330余场,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近800亿元,培养各级技术经纪人1400余人,孵化科技型企业70余家,与国内外140多家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今年一季度,安徽科技大市场举办成果转化交易活动30多场,交易签约金额达51.5亿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igd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邮箱 : 8557298@qq.com